J可能是我在Fuller第一個熟的美國朋友
他是第二代的越南移民
約略比我大個5~7歲
男性,中等身高,微瘦,皮膚偏深色
- Jan 10 Wed 2007 14:31
朋友側寫--J
- Dec 14 Thu 2006 04:19
破釜沉舟
這幾天終於決定好好正視一些事
說真的,做好最壞的打算,讓我一直不願意走這一步
但是星期天開車時,突然有個聲音問我
「如果我的爸爸從不對我嚴厲,甚至管教我,我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嗎?」
- Dec 09 Sat 2006 03:09
隨筆
1.上一篇HBR文章的價值在於點出"common bond"這個觀念。其實不只在管理上,common bond也可應用在很多地方:像是溝通協調、資源分配....等。common bond的觀念之所以重要,因為它點出在一個張力中,看似兩端是無法兼顧,但是在兩端背後的動力卻是來自同一個地方。因此在實務上,與其專注在兩個看似無法兼顧的目標,不如好好去分析,驅使我們去達成這些目標背後的動力是什麼,然後把該動力化為目標。
- Dec 08 Fri 2006 14:38
今天的一些筆記
“Managing the Right Tension” by Dominic Dodd and Ken Favaro
Fro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Dec. 2006, p.62-74
- Dec 07 Thu 2006 14:59
Some thoughts from today's readings
今天考完期末考,有機會重新讀一些帶領團契的書籍。
Richard Dumm所寫的「優質心靈捕手」一直是我常常複習的好書。
今天在讀的時候,有些想法,整理整理PO上來:
- Dec 07 Thu 2006 03:13
久違
好久沒有用這個Blog了!
應該已經沒有人會看了吧!
突然想起自己還有這裡的Blog
而且文章好像都和我其他的Blog不一樣
也好,市場區隔!
以後這裡就是我比較「認真的」Blog吧!
- Jun 09 Thu 2005 11:59
「後現代青少年牧養」課後心得
「對人要真誠」。不論是對神、對青少年或是對成年人,真誠以對都是最好的選擇。身為輔導,與其當一個完美的基督徒,還不如當一個誠實面對自己的人。青少年們所需要的榜樣,不一是個高不可攀的標準,或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他們所需要的榜樣,或許是一個能與他們誠實分享信仰的普通人。也唯有在真誠的環境下,青少年才能敞開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