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似乎是我的”fellowship day”
早上10:~11是學校的CSF(Chinese Student Fellowship)
今天人不多,只有5個人
(MFT有community meeting)
但來的人彼此都很熟
所以能分享到比較深的事情
Nap昨晚用詩篇第10篇寫了一首哀歌
我們用這首哀歌哀悼Virginia發生的校園槍擊案
之後我先分享昨天晚上讓我難過的事
然後大家一個一個分享心中的重擔
(聽到大家說的事情
我覺得自己的事情實在很渺小、微不足道
甚至有點不好意思!)
中午本來和Jimmy一起約吃中餐
但因為兩個人都不餓
後來乾脆到我家聊天
不知不覺就聊了快兩個小時
下午上Power Encounter有一半的時間在看影片
20個人的班上有3個從台灣來的學生(包括我)
另外兩人都是高中大學才來美國的
(這是很少見的
因為學校的華人比例不高
年輕的又大多是第二代
同時20幾歲又是第一代的華人學生
全校可能不到10個吧!)
而且年紀都差不多
我們三個就坐在一起share蝦味鮮
感覺像是在電影院看電影
6:00~6:30的空檔在圖書館遇到Nap
於是就一起到餐廳陪他吃晚餐
感覺一整天都在fellowship
which is nice : )
很多人都覺得我是people-person
喜歡和人群在一起
但我自認一直不太會和人相處
或者說,常常覺得和人相處的很膚淺
忙碌的腳步
有時和人交談的深度時在有限
其實我也不認為需要和每個人都有深度的交談
但深度的交談卻是人與人間親密的表達
每個人都渴望親密的關係
但這個社會似乎已教我們怎麼壓抑這種渴望
很多人都相信人靠自己可以活得很好
孤單是現代文明病?
這樣說也許過度誇張了
至少在古代某種職業也很孤單
以致於他們稱自己為:孤家寡人
但我想現代人孤單的比例肯定比以前高
大學時一直在想
「團契」是在是一個很奇怪的字眼
對大多數的人來講
這不屬於日常生活用語
「團契」似乎變成基督徒的專用術語
那中文還有什麼辭可以更好的表達呢?
「相處」?「相聚」?「集體生活」?「生活在一起」?
是了,「生活在一起」!
也許這個辭最能表達fellowship的精神
與其說我是「某某團契」
不如說我在「某某生活圈」還比較合乎fellowship精神!
所以,我不是在活水團契聚會
而是生活在「活水生活圈」!
這樣講還真怪!
不管啦…
就是這樣…下一題…
(請想像用老唐的語氣說最後這句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