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號中的話是95年上學期王世宗老師「歐洲思想史資料選讀」一課的嘉言錄,由謝宇程摘錄整理。看到之後,一時手養,忍不住想和他對話。但由於能討論的實在太多,因此僅就部分內容稍做評論。我大四那年修王世宗老師在歷史系開的課。當時就感受到老師散發出一身人文主義的氣質,雖然不確定老師是不是基督徒,但許多觀點,實在值得好好思想,並回應。我寫的回應並不是認真的哲學論述,只是當作在和老師聊天罷了....以解大學那些和我討論這些事情之同伴不在的寂寞。:D
「這個歐洲思想史讀本只有兩個半人值得讀:柏拉圖跟康德,那半個人是奧古斯丁。」
~柏拉圖的形上學,架構出整個歐洲中古世紀的思想路徑。奧古斯丁則深受柏拉圖思想影響,以聖經為本,建構出一套完整嚴密並有系統的基督教神哲學。康德的道德哲學,則從人類的道德選擇出發,另闢路徑,建構一套無神論的有神論形上學。~
「哲學是明確的,但是是有限的;歷史是模糊的,但是是無限的。惟有歷史才能貫穿一切,融會貫通。哲學太容易被侷限,欲速則不達。所以最偉大的學科自然是史學。」
~歷史學家對本身行業的愛好與執著~
「出於本能的行為與道德無關。若未經過思考的行為正巧正確,並不能說是善。必須經由判斷而得才能說是善或惡。」
~這的論述的假設是:道德是一種選擇。若無選擇的空間,則無道德的可能。人常以自己沒有選擇作為藉口,來逃避道德責任。仔細想想,這種論述無所不在。然而道德必然跟著思考後的選擇嗎?若是一個人選擇順服神,有沒有可能是出於單純的信心,而非經過思考後得到的結論?若是有,能說這樣的人對神的信靠是不道德的嗎?我個人認為,一個有信仰的人,未必會同意道德是出於判斷後的行為。因為這樣的論說是假設:道德的根基在於有限的人類和其思考能力。然而信仰基督教上帝的人,大多相信道德的基礎在於神。是神決定了什麼是道德,什麼不是道德,而非根據人的選擇與判斷來決定。~
「每個人都有上帝賦予的使命,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會意識到『使命感』這三個字。」
~完全同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